埃博拉病毒

时间:2015-05-20 23:32:41 来源: 点击量:

\

一、埃博拉病毒简介

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有包膜,非节段性,负链RNA病毒。丝状病毒科包括马尔堡病毒属,cuevavirus属和埃博拉病毒属,其中埃博拉病毒属有五个不同的病毒种(见图,埃博拉病毒的结构)。

二、埃博拉病毒的储存宿主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原体。整个撒哈拉中部和南部的非洲地区有不同种类的水果蝙蝠可以携带这种病毒。而相比之下,马尔堡病毒,其储存宿主已经确定为棕果水果蝙蝠。

尽管有分子和血清流行病学证据,但蝙蝠中仍未分离到埃博拉病毒。病毒传播给人类最有可能是通过接触蝙蝠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或接触其他终端宿主,如巨猿。由于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在菲律宾群岛的猪中发现,埃博拉病毒可能是通过中间宿主传播的。这就需要进一步阐明埃博拉病毒生态学。

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可引起暴发,这往往是由野生动物库传播到另一个终末宿主开始,病毒变种的遗传基因几乎相同,与当前西非爆发的疫情相似。其它的疫情可能有多个源头,这会导致更大的遗传多样性。

但是,病毒的变种遗传多样性往往较低,往往在百分之几以下。几内亚分离到的新病毒就说明了这一情况。这种有限多样性通常导致不同病毒之间的中和交叉反应。

三、埃博拉病毒的毒力

各种扎伊尔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以及它们在动物模型中的毒力特征迄今未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证实它们之间存在差异。因此,新西非变种的毒力与先前扎伊尔埃博拉病毒相似,约有70%的病死率。

所有已知的非洲埃博拉病毒都可以感染人类并导致类似的症状,但他们所致疾病的进展和病毒的毒力各不相同。本迪布焦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不到40%,扎伊尔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约为50%,苏丹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为70到90%。

塔伊森林埃博拉病毒的毒力难以评估,因为只出现了一例感染病例。目前唯一确定的亚洲病毒种为雷斯顿埃博拉病毒,但感染人类后似乎不会导致症状的出现。

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人的最初症状为非特异性,如发烧,呕吐和严重腹泻,不到一半的病人会发生出血。由于基础设施差,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治疗和尸检过程都应注意生物安全,在疾病爆发期间应注意对病人的隔离。

四、埃博拉病毒的发病机制

很少有研究阐明人类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与人类最相似的替代模型是食蟹猴和恒河猴,埃博拉病毒感染上述动物后,出现病毒性出血热。

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对这些猕猴都是致命的,专家们认为其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非常类似于人类埃博拉病毒感染,包括免疫抑制,血管通透性增加,和凝血功能障碍。

目前已确定微观出血的证据,但出血程度变化大,从不可检测到大量。最近推出的所谓“埃博拉病毒病”名词可能无法直观描绘这种病毒性出血热,这种疾病需要马上进行隔离,确保正确的治疗措施和采取感染控制措施。

五、埃博拉病毒的诊断

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诊断成为应对埃博拉病毒的关键。检测实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重RT-PCR检测,这一方法即使在遥远的区域也可以使用。抗原检测可以一起进行,作为确诊检测,而抗体检测(例如 IgM和IgG )是次要的检测方法。

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序列保守性,当应用到新的变种,品系或病毒中间可能会失败。因此,实时的信息共享,特别是序列数据,对于应对疫情十分重要。任何延误都可能给公众健康带来灾难性后果。此外,检测方法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要对病人的接触者进行筛查。

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的最新疫情再次表明,公共卫生系统应对罕见的,高致病性传染病的能力有限。医疗和公共卫生部门迫切需要提高教育和警惕性。

快速,可靠的诊断试验必须在病毒流行的关键区域使用,而不是依靠遥远的实验室参考。这应该是未来的努力方向。此外,为优化诊断反应能力,至关重要的是信息实时共享,就像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和流感反复暴发时一样。

六、埃博拉病毒的治疗方案

对于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感染,目前还没有任何可行的预防或治疗措施。因此,治疗仅仅是对症治疗。然而,在过去的10年中,多个方案在猕猴模型上治疗丝状病毒感染很有前途,并且其中的一些方案已经至少完成了临床1期试验。

目前领先的治疗方案似乎是抗体治疗。在猕猴模型中,感染后超过72小时给予抗体,可以成功治疗感染。调节RNA(即小干扰RNA)的治疗方法紧随其后,还有一个很有前途的合成类小分子,BCX4430.5。

最有前途的疫苗方法基于重组技术,如通过病毒样颗粒转染质粒。水疱性口炎病毒载体生产的颗粒对恒河猴有24至48小时的保护效应。

 

分享到:

::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抗菌产业网"

版权所有:北京云记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2008-2016 kj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8208号-1 技术支持: 五指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