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玻璃技术及应用

时间:2015-05-11 22:52:12 来源: 点击量:

  :本文对抗菌玻璃的种类、原理及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重点介绍了一种全新的材料---镀膜抗菌玻璃,并对其工艺原理、技术特点、功能特性、综合指标等进行了综合评价。对溶胶-凝胶(sol-gel)工艺特点进行了解析。介绍了一系列镀膜抗菌玻璃应用于医疗卫生、家电、日用品等领域的案例,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的综合评价。
关键词:抗菌  溶胶-凝胶 镀膜抗菌玻璃  抗菌率  家电  医用内装材料 抗菌日用品

引言
抗菌玻璃(Antibacterial Glass)的生产和应用,使抗菌行业更趋于全面和完整。
由于无机玻璃的成型会受到玻璃成份及高融化温度的限制,所以,在通过改变成份赋予玻璃新功能的技术上,有着较高的难度。因此,抗菌玻璃在我国成规模的生产和应用,标志着中国抗菌材料及技术,在国际上有着较高的水平和独特的地位。
抗菌玻璃是中国国家科技委员会的部级鉴定成果(建材鉴定[2004]第002号),它的出现使玻璃这一目前尚不可代替的建材产品,在保持玻璃原有的采光、遮风、挡雨……的基础上,增加了抑菌、杀菌的新功能。这一功能的增加,使我们的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得到了极大地帮助。同时,使医疗、卫生以及家电等行业实施全面的抗菌工程成为了可能。它的玻璃日用制品使我们日常洁净、健康的生活方式得到充分的满足和保障。总之,抗菌玻璃这“朵”抗菌行业中的靓丽奇葩,一定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靓丽、多彩、安全。
\
            抗菌玻璃加工车间封闭生产线                                 抗菌玻璃生产过程
  • 抗菌玻璃及技术概述
(Antibacterial glass and technology overview)

1、抗菌玻璃(Antibacterial Glass
通过不同的方法,将抗菌剂添加到玻璃载体上,使其表面具有抑菌、杀菌的功能,此即抗菌玻璃(Antibacterial Glass)。抗菌玻璃按其抗菌剂在载体上的存在方式,可分为“可溶性抗菌玻璃(Soluble antibacterial glass)”、“多孔抗菌玻璃(Porous antibacterial glass)”、“镀膜抗菌玻璃(Antibacterial coated glass)”以及“离子扩散抗菌玻璃(Ion diffusion antibacterial glass)”。
抗菌玻璃的抗菌机理,一般认为:抗菌离子(主要有效成分为银、铜、锌等金属离子。它们的使用已经获得美国FDA和EPA的准许)带正电荷,微生物的细胞膜带负电荷,当两者相互接触时,由于库仑力的吸引,致使二者牢固结合,金属离子穿透细胞壁进入细胞内,与细菌内蛋白质上的细胞合成酶活性中心的巯基、氨基等发生反应,导致该活性中心的结构被破坏,引起微生物死亡或丧失分裂增殖能力。
蛋白酶-SH+Mn+→蛋白酶-S- Mn++H+
\ 
抗菌行业协会提倡的抗菌技术属无机、广谱、长效、接触性抗菌技术。那么从接触性抗菌效果及加工成本上,无疑“镀膜抗菌玻璃(Antibacterial coated glass)”有着得天独厚的表面抗菌效果优势,而且应用也最为普遍和广泛。以下文字“抗菌玻璃”及说明均指“镀膜抗菌玻璃”。
1.1镀膜抗菌玻璃
采用玻璃镀膜技术,将抗菌离子分散到表面膜的成膜基体内,将其牢固地附着于玻璃表面,达到长效抗菌的目的,该玻璃即为镀膜抗菌玻璃。
1.1.1(溶胶-凝胶sol-gel浸镀法)镀膜抗菌玻璃技术
溶胶-凝胶镀膜技术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 配制镀膜溶液:成膜物质金属盐或金属醇盐的水解,形成带有羟基(-OH)的中间产物;
M(OR)n + nH2O → M(OH)n + nROH       (金属醇盐) 或
M(OR)z + xH2O → M(OH)x(OR)z-x + xROH
MXn + nH2O → M(OH)n + nHX            (金属无机盐)
  1. 溶液中带有羟基的中间产物之间发生聚合反应;
-M-OH + HO-M-  →  -M-O-M- + H2O
-M-OH + RO-M-  →  -M-O-M- + ROH
 (3)将抗菌剂在(1)(2)过程中分散到前驱镀液中。
(4)将镀膜溶液均匀地涂覆于被镀基板的表面上,使其形成一层覆盖整个基板表面的胶体的薄膜层;
(5)胶体薄膜层中的凝胶束或链的形成,部分形成网络,在网络中有溶剂滞留,此时的黏度很高,在这一阶段同样伴随着水解与聚合反应;
(6)Ostwald熟化阶段;凝胶网络进一步收缩,胶粒之间的交联增多,这种交联更多的是通过胶粒之间的聚合反应形成共价键。网络空隙孔径变小,空隙壁强度增加,与基板表面的结合力增大;
(7)薄膜干燥阶段,首先是胶体脱水收缩,凝胶空隙中滞留的水分、醇或易挥发性物质通过凝胶的收缩将其逐出凝胶体系以外。其次是通过蒸发,排除空隙中的液体;
(8)薄膜致密化,通过热处理令薄膜孔隙率降低或孔径缩小,增加薄膜的密度和强度,同时也增加薄膜与基板表面之间的结合强度。
溶胶凝胶镀膜技术的关键在于溶胶溶液的配制,溶胶的配制应该使成膜物质-溶剂-催化剂-水解速度调节剂之间的配比达到最佳,而且溶胶溶液的黏度或浓度也要进行适当调节,这样才能得到性能稳定的溶胶溶液和镀制出高质量的薄膜。
溶胶凝胶浸镀法制备薄膜的实际流程,可以用下面的示意图表示。
\
从上工艺高温热处理的方式以及实际产品效果上:镀膜抗菌玻璃一是膜层耐磨、坚硬、大于玻璃表面硬度。二是抗菌功能广谱、高效。

二、镀膜抗菌玻璃分类及应用
1、抗菌玻璃分类
按成膜材料(抗菌离子载体膜材料)产生附加功能的不同,一般将镀膜抗菌玻璃分两种产品类型:即“环境净化型”和“可见光高透型”。
1.1环境净化型抗菌玻璃
 以锐钛矿晶型TiO2为成膜基体分散抗菌剂的镀膜玻璃,在常态无条件抗菌的前提下,在阳光或紫外光的作用下,兼具有空气、水质净化的功能。即具有光催化性能。此种复合膜及复合功能的抗菌玻璃即为“环境净化型”抗菌玻璃。见图示:
\
1.1.1环境净化型抗菌玻璃的净化机理
首先强调说明该“净化”是指降解空气、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光催化性能是这种镀膜玻璃产品重要的功能。它主要表现在净化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硫化物、甲醛等有害气体及异味,以及水中的有机致癌污染物,如苯并芘及卤化物等。这些性能皆起因于二氧化钛半导体受小于365nm波长的光照射后,在能带与价带之间产生了光生电子-空穴对,这些电子-空穴对具极强的氧化-还原性,几乎可以和所有的有机物产生氧化还原反应,最终将有机物氧化降解。有关这方面的机理已在许多文献上都有详细的阐述,这里就不再重复。
\
光催化反应图示说明
\
对于光催化性能的检测,我们采用了目前通用的甲基橙分解褪色试验。即将二氧化钛光催化膜与甲基橙溶液接触,放置到楼顶上,令其暴露于太阳光下,检验在太阳光线的照射下,薄膜对甲基橙的分解能力。我们认为这样做更能够反应出薄膜的实际光催化能力。太阳光的照射强度和照射时间为秦皇岛地区5月上旬的平均值。试验采用比色分析的方法,测定太阳光照射一定时间后,甲基橙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光密度值,实验结果见表1。
表1:二氧化钛光催化薄膜分解甲基橙随太阳光照射时间溶液密度的变化
     (最大吸收波长=460nm)
照射时间 0小时 3日 5日 8日 11日 13日
对照样(无膜) 0.185 0.184 0.187 0.183 0.182 0.180
光催化膜 0.185 0.113 0.070 0.027 0.015 0.01*
*纯水的密度D=0.01(两个比色皿之间的误差)
由上表可以看出,连续光照近两周后(其中包括阴雨天和多云天气约3-4天),有光催化薄膜的甲基橙溶液完全被分解,而没有薄膜的对照样甲基橙溶液基本没有变化。说明二氧化钛光催化薄膜确实有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另: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对其分解水中有机物的功能进行了检测。处理前及经镀膜抗菌玻璃处理后的工业废水有机物含量如下表所示:
化合物 浓度(ug/L)
处理前 处理后
0.026 N.D.
0.025 N.D.
0.60 0.10
苯并(a)蒽 2.2 0.27
3.4 0.51
苯并(b)荧蒽 1.0 0.20
苯并(k)荧蒽 0.16 0.058
苯并(a)芘 4.7 0.86
茚并(1,2,3-cd)芘 0.19 0.037
苯并(ghj)苝 0.58 N.D.
检测结果表明,环境净化型抗菌玻璃对于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分解和去除效果。
1.2可见光高透型抗菌玻璃
 以折射率<1.5的SiO2等为成膜基体分散抗菌剂的镀膜抗菌玻璃,在常态无条件抗菌的前提下,兼具有可见光减反射,即光增透性能。此种复合膜及复合功能的抗菌玻璃即为“可见光高透型抗菌玻璃”。该玻璃特别适合高透光及特别清晰观察场所。如电子显示触摸屏玻璃、医疗隔离观察隔断等。见图示:
\

分享到:

::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抗菌产业网"

版权所有:北京云记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2008-2016 kj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8208号-1 技术支持: 五指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