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功能性纺织品与人体皮肤微生态平衡

时间:2015-04-11 10:45:52 来源: 点击量:

熊德鑫 ( 中国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 100037 ) [摘要] 本文从人体皮肤的生态空间的正常菌群的种群的具体分析入手,阐明了皮肤的微生态平衡原理、作用机制及其生理作用,对功能性纺织品开发中应注意的微生态失调问题进行了说明,并对人体皮肤微生态平衡或失调的测试方法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具体看法。 [关键词] 人体皮肤;正常菌群;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失调;功能;纺织品皮肤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最大表面,其总面积以成人为例约1.5~2.0m2,它是人体主要器官之一,与机体密不可分,是内外环境分界处和联系处。人体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和附件构成,它对机体的作用包括保护作用、感觉作用、体温调节作用、分泌排泄作用,此外,还与水、盐、电解质、糖、蛋白质和脂类代谢作用以及免疫作用密切相关[1],因而有人说:“皮肤好象一面镜子,反映出机体一切复杂机能、疾病和不舒适的现象”。[2]人体皮肤上栖居着许多微生物,它们在维持皮肤生态平衡、自净作用,尤其在形成第一道生物屏障,以及参加皮肤生理机能实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当皮肤微生态失调时,它们既可能成为条件致病菌和产生相应的毒素而引起感染性疾病,或因其携带有许多耐药因子通过传递、播散,而造成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对多数抗生素不敏感而致无药可治或束手无策状态。人们穿着的纺织品已从最原始的调节体温功能发展到具有抗菌、抗紫外线、辐射红外线、防水、防污、防静电、保暖等等功能,能够保障人们健康或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如果产品破坏了皮肤的微生态,就不能认为是好产品,相反可能是害人的产品。一、皮肤的生态空间与微生态系[3][4]人体皮肤的厚度由于部位不同而异,一般为2mm,在手掌、脚掌和臀部约为3~4mm。皮肤由4部分构成,即表面的表皮,主要是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构成,又可分为角质层、透明层、粒层、棘层和基底层,并由它们组成表皮层;其次是真皮,由纤维母细胞、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其间含丰富的血管、神经末梢;深层为皮下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小叶构成,内含汗腺、毛根、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此外,皮肤上还有毛发、小汗腺、大汗腺、指甲和皮脂腺等附属器。就皮肤来说,因不同部位而构成不同的生态空间(又称生境),如面部、前额、头发、四肢、腋窝、会阴、肛门周围等不同生境栖居着不同种类细菌、真菌、病毒或原虫,总体来说,栖居着20多种细菌,7-8种真菌,2-3种原虫和数十种病毒等。不同的生态空间栖居的微生物的种群也有所不同,如在人的前额主要栖居表皮葡萄球菌和疮疱丙酸杆菌,而在腋窝主要栖居人葡萄球菌和贪婪丙酸杆菌。同一生境中不同个体的微生物种群也有差异,如在腋窝,皮肤干燥者多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而皮肤湿润者多为棒状杆菌(分离率达50%)。尽管如此,已有研究证实人前额皮肤上菌群(种群)具有较稳定的个体特征。在真皮层尤其是毛发根部或毛发皮脂腺管内也栖居着一定微生物种群,如皮脂腺内寄居着疮疱丙酸杆菌或糠秕孢子菌等。1、表皮的微生物群落(正常菌群)[4][5]正常皮肤微生物群落,不仅不同个体之间有差异,就是同一个体不同生境也有差异,综合目前研究,在皮肤上主要微生物种群如下:(1)球菌人体皮肤上球菌以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为主,次为微球菌(Micrococcus),偶尔也分离到链球菌(Streptococcus)和萘瑟氏球菌(Neisseria)等。葡萄球菌中的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和人葡萄球菌 (S.homininis)等为共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等为过路菌或污染菌。(2)杆菌人体皮肤上杆菌以丙酸杆菌为主,次为棒杆菌(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如抗酸性耻垢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需氧芽孢杆菌、不动杆菌等。除丙酸杆菌为常住菌(又称原籍菌)外,其它的大多为数量上或种类上经常变化的过路菌或污染菌。(3)真菌皮肤也常栖居着许多种类真菌如念珠菌、糠秕孢子菌、拟球酵母菌表皮癣菌、小孢子菌、毛癣菌、新型稳球菌等,其中以念珠菌和糠秕孢子菌多见,它们均为数量上或种类上经常变化的过路菌或污染菌。2、皮肤微生态的主要种群和生境[3][6](1)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在人体皮肤上定居的球菌中,主要是葡萄球菌,成人皮肤上可分离到的数量为2~3×103CFU/cm2,在人体皮肤上常见有6~12个种群,其中最常见的是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其次是头葡萄球菌 (S.capitis)、沃氏葡萄球菌 (S.warneri)、溶血葡萄球菌(S.haemolyticus)、耳葡萄球菌(S.auricularis)和腐生葡萄球菌(S.saprophyticus)等,以上葡萄球菌作为人体皮肤上共生菌而分布,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常作为过路菌也常被分离到。所谓共生菌是指与宿主共同进化而来的,与原籍菌产生共生协同关系,与过路菌产生共生拮抗关系,占位密度相对低,有一定免疫原性兼性菌组成。①表皮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是栖居人体皮肤上最优势种群之一,它是人类皮肤上主要共生菌,也是构成皮肤微生态系主要成员之一,它有时也栖居在与腔道相关连的粘膜如鼻腔粘膜上,它在维持皮肤微生态平衡及皮肤自净方面都起一定作用。在皮肤微生态失调时,它又可作为条件致病菌引起人类的一些感染炎症,如尿路感染、尤其是年轻妇女急性膀胱炎,或使用导尿管的老年患者的尿路感染,又如骨和关节手术、脉管移植、心瓣膜手术操作时直接或继发感染都与表皮葡萄球菌有关。此菌是兼性菌,DNA中G+C为30~37mol%(Tm),模式株为ATCC14996。②头葡萄球菌头葡萄球菌主要栖居在人的头皮、额头、眉毛、面部、颈部、外耳道和皮脂腺分泌口附近的皮肤上,而在其它部位主要作为过路菌存在,偶尔从尿道或外伤感染中分离到。该菌为兼性菌,DNA中G+C为31~36mol%(Tm),模式株为ATCC27840。③人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也是人类皮肤菌群中主要的共生菌群,尤其喜栖居在腋窝、臀、耻骨联合附近、会阴和腹股沟及小腿皮肤上,特别是腺体分泌旺盛处,偶尔也在从人类感染症如败血症、结膜炎、尿道和外伤感染中分离到,为兼性菌,DNA中G+C为30~36mol%(Tm),模式株为ATCC27844。④耳葡萄球菌 耳葡萄球菌主要栖居在外耳道皮肤上,与头葡萄球菌一起构成外耳道周围的优势共生菌种群,也是灵长动物皮肤常住菌之一,DNA中G+C为31~36mol%(Tm),模式株为ATCC15385或NCTC7292。⑤解糖葡萄球菌是目前划归厌氧菌群中的葡萄球菌,可能属于皮肤上常住菌(又称原籍菌)之一,它可栖居于人的额、指、臀、腰等处皮肤或毛囊中,其生长缓慢而数量少,比丙酸杆菌数量少。过去往往在种群微生态研究中被忽视,但它符合原籍菌定义,可能是皮肤菌群中重要种群之一,DNA中G+C为32~34mol%(Tm),模式株为ATCC14953。⑥其它象沃氏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科氏葡萄球菌(S.cohnii)、木糖葡萄球菌(S.xylosus)和模仿葡萄球菌(S.simulans)等多为过路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为常见过路菌群。(2)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在人类皮肤上定居的杆菌包括两大类即厌氧菌丙酸杆菌和需氧(或兼性)菌棒状杆菌。丙酸杆菌在成人皮肤上大致约为1.2×102~5.2×107CFU/cm2。在人类皮肤上常见菌种有3个,其中最常见的是疮疱丙酸杆菌(P.acnes),其次是颗粒丙酸杆菌(P.granulosum)和贪婪丙酸杆菌(P.avidum)。微生态学上原籍菌是指随宿主进化过程而进化而来的低免疫原性、占位密度最大、专性厌氧菌而言。①疮庖丙酸杆菌疮庖丙酸杆菌是栖居人类皮肤上最优势种群之一,它是人皮肤上常住菌之一,也是构成人类皮肤上微生态系主要成员之一,它在维持皮肤微生态系稳定性以及皮肤脂类代谢方面都起重要作用。其数量是因个体而异,有时从粉刺或软组织化脓伤口处也能分离到。为专性厌氧菌,DNA中G+C为57~60 mol %(Tm),模式株为ATCC25588或VPI110179。②贪婪丙酸杆菌也是皮肤常住菌之一,尤喜栖居于潮湿皮肤上如鼻腔周围、腋窝、会阴处,偶尔从陈旧感染的窦道中分离,或许其无致病性。为专性厌氧菌,DNA中G+C为61~63mol%(Tm),模式株为ATCC25564或VPI11050。③颗粒丙酸杆菌可从皮肤上分离,个体差异大,常从皮脂分泌旺盛的皮肤上分离,但数量上少于疮疱丙酸杆菌。时常从痤疮中分离(如黑色粉刺),可能是痤疮病原菌之一,也可能与人种分离率有不同。为专性厌氧菌,DNA中G+C为61~63mol%(Tm),模式株为ATCC25564或VPI11049。(3)真菌(Fungi)皮肤也常栖居着许多种类真菌,其中以念珠菌和糠秕孢子菌多见。①念珠菌白色念珠菌为常见皮肤上分离真菌群的1/4-1/5,其中尤以白色念珠菌(C.albicans)多见,其次为平滑念珠菌(C.pasasilosis)、高里氏念珠菌(Candida gailliennondii)、热带念珠菌(C.psendctropicalis)、星状念珠菌(C.stellatoideo)和亚热带念珠菌(C.psendctropicatis)。它们往往在属于继发性感染的皮肤上大量发现,尤其是抗生素滥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等过量使用后,诱发了真菌感染时多见。②糠秕孢子菌糠秕孢子菌也是皮肤上常易分离到的真菌,常见有卵圆糠秕孢子菌、马拉色糠秕孢子菌和圆形糠秕孢子菌等。马拉色糠秕孢子菌一般生长在体腔或皮肤特殊区域如指沟中,而不是在体表。至于圆形糠秕孢子菌既可以丝状菌存在,又可以酵母菌落形态存在,其与卵圆形糠秕孢子菌是否属于一个种尚有争论。目前皮肤真菌群分类工作尚待深入,有人曾把属于三个菌属的3-4种皮癣菌进行了DNA中G+C含量进行了测定,其范围在40.7-56.3mol%(Tm),应该认为是一个种。3、 皮肤微生物种群间的相互作用[7]  中生关系 偏生关系  共生协同关系 栖生关系 共生拮抗关系 寄生关系 (相生 ) 互生关系 (相克) 拮抗关系 助生关系 吞噬关系 中生和栖生关系:如表皮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它们都可生活在毛囊、皮脂腺囊中,由于表皮葡萄球菌耗氧和降低局部环境pH和EH而使痤疮丙酸杆菌很好地繁殖,又由于皮脂腺分泌而使皮脂腺囊被堵死而造成相对厌氧环境,有利于痤疮丙酸杆菌生长。近年还有研究证实,表皮葡萄球菌还能产生抗皮脂的酶等。偏生和拮抗关系:如表皮葡萄球菌产生类似细菌素或环状肽类物质,不但可以拮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就是放线状的刚果嗜皮菌(Dermatophilus congolensis)也被抑制,使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嗜皮菌分离率大大地降低。此外,还发现一些皮癣菌也能产生肽类物质而抑制 短杆菌(Bacterium brevi)甚至病毒的生长,从而抑制脚臭产生。4、种群间基因流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耐新霉素的质粒可在6h左右传递给其它敏感菌,此外像庆大霉素、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甚至凝固酶阴性等质粒都可在葡萄球菌间传播。棒杆菌——其中一种变异株JK株,常从免疫抑制恢复期病人分离,JK株可传递除万古霉素以外其它多种抗生素耐性而给其它敏感株,其机理待深入地研究。二、宿主、微生物群与生态演替[3][8][9]1. 宿主年龄与面部常住菌的生态演替James等人曾研究同年龄前额丙酸杆菌分离情况证实,婴儿(5岁以内)前额的疮疱丙酸杆菌显著地高于10-14岁儿童,从15岁起疮疱丙酸杆菌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20岁以后,疮疱丙酸杆菌密度显著地高于青少年(11-15岁),25岁以后至中年,疮疱丙酸杆菌较稳定,并处于持续高水平。到70岁以后,人前额疮疱丙酸杆菌有下降趋势。James等人还证实:人前额主要厌氧菌种群是疮疱丙酸杆菌,它属于原籍菌,在所检测342例个体中都被分离,而颗粒丙酸杆菌占所有被分离厌氧菌总数不到1%,而只有3.5%个体分离了其它菌类如需氧葡萄球菌,也如疮疱丙酸杆菌一样,婴幼儿高于儿童,至11-15岁青少年才显示上升趋势,同样显示皮肤菌群与宿主年龄也有演替现象。性别差异。如疮疱丙酸杆菌20岁以后男性前额显著高于女性,男性前额为673200CFU/cm2,而女性为35570 CFU/cm2(差异显著p<0.001),而需氧菌性别差异不显著。种族差异不显著。木村报告表皮葡萄球菌占绝对优势,其次为夹葡萄球菌和沃氏葡萄球菌。而英、美学者报告是人葡萄球菌仅次于表皮葡萄球菌。故过路菌可能存在种族种族差异。Evans等报告对同一个体不同部位进行了连续检测,丙酸杆菌6-11000 CFU/cm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数量为25-75000 CFU/cm2,证明人前额皮肤丙酸杆菌数量的多少,具有相当稳定的个体特异性。在宿主——皮肤——菌群相互影响关系中,宿主皮脂分泌受雄激素如双氧睾丸酮影响,青春期增加,皮脂腺分泌旺盛,它可以刺激皮肤丙酸杆菌生长和繁殖,而丙酸杆菌的一些代谢产物磷脂、蛋白类物质又可刺激表皮葡萄球菌生长。2、宿主皮肤菌群、环境变化和微生物演替皮肤处于人体的外表,比肠道、阴道、呼吸道、口腔等生境更明显受环境因素影响,如季节、气温、湿度、生活习性和淋浴、盆浴、洗脸等活动影响。气温增加、湿度增加和pH升高,则皮肤菌群中表皮葡萄球菌有增加趋势(季节主要影响气温和湿度变化)。中条曾报告:无论人们怎样洗脸、淋浴、坐盆浴,面部或胸部的表皮葡萄球菌6-10h恢复原来菌数。可见表皮葡萄球菌作为主要共生菌,其在皮肤菌群中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大气温度、湿度与皮肤pH。中条报告,7-8月份皮肤表面pH低,颈部为4.37±0.64,上胸部为4.29±0.16;而5月份颈部皮肤表面pH为5.46,上胸部为5.49,9月份有上升趋势,皮肤表面pH为5.0左右。中条报告,人皮肤pH为4.5以上或pH为5.0左右时,皮肤葡萄球菌检出增加。欧美白种人pH约为4.0-7.0,日本人为4.2-5.2之间,女性略偏高。三浦报告成年男子皮表pH为4.87,女子pH为5.05左右。目前尚未见我国的报告。影响皮肤pH的因素:a.外环境气温、湿度、气压;b.宿主方面出汗、角质层、皮脂分泌和分解;c.宿主生活习性:淋浴、盆浴;d.宿主的年龄等因素,皮脂腺分泌旺盛丙酸杆菌增加,表皮葡萄球菌分解皮脂等,对链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三、皮肤的微生态平衡及生理作用[3][10][11]皮肤的微生态平衡是指皮肤正常微生物群与环境、宿主保持协调的、生理的、动态的平衡,这种平衡既不因外环境如气温、湿度、大气压等影响,也不受宿主内分泌功能皮脂腺分泌、汗腺分泌、表皮细胞分化和角质化、皮肤pH的影响,至多是出现新的动态的和谐的平衡,这种平衡对于宿主生物顶峰构建,皮脂腺分解及酸罩(acid mantle)形成起重要生理作用,它有益于宿主的健康。1. 微生态系中菌际关系(1)共生关系疮疱丙酸杆菌与表皮葡萄球菌是较好的共生关系,它们共同分解脂类物质,在酸罩形成上起重要作用;丙酸杆菌和棒杆菌分解皮肤角质化残余物,分泌益生素物质可刺激表皮葡萄球菌等生长;而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分解皮脂类物质供棒杆菌等的生长。(2)拮抗作用丙酸杆菌→皮脂中甘油三酸脂→游离脂肪酸,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嗜皮菌生长,此外一些表皮葡萄球菌和毛癣菌→产生肽类物质。(3)酸罩形成: A、丙酸杆菌等产生短链脂肪酸,如甲酸、乙酸和丙酸等; B、表皮葡萄球菌等能产生环肽类物质或细菌素等;   C、上皮细胞的皮角质化和皮脂腺分泌有关的酶使脂质形成酸罩等; D、机体免疫反应产生酸性的免疫球蛋白,如球蛋白E和球蛋白G等。2、生理作用(1)营养作用表皮细胞由鳞状上皮→扁平细胞,细胞器消失,逐渐角质化后,一些残留物如磷脂、氨基酸等,既可供细菌生长也可供细胞吸收。此外,正常表皮细胞葡萄糖含量为血糖的2/3 约为60-80mg%。而皮肤细胞及间质含水量占人体1/4,约1250-1300ml水分,内含糖和电解质(如钾、纳、钙等),这些也是皮肤菌群良好的培养基而促进其生长。而皮肤微生物分解磷脂、固醇类、角质蛋白也可使皮肤细胞吸收促进细胞生长,延缓老化和减少皱纹产生。(2)参与皮肤细胞代谢,滋助皮肤生理功能发挥皮脂腺分泌脂质,由微生物参加代谢形成一层乳化脂质膜,这些脂质膜又由游离脂肪酸构成,又称为酸罩,它可以中和沾染皮肤上的碱性物质,抑制外籍菌(过路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生长,故皮肤正常菌群第一功能是重要的保护作用。(3)水盐电解质代谢和重要生命贮水器皮肤上形成的乳化脂质膜与角质层一起,具有防止水分过分蒸发的作用。皮肤水分不仅对皮肤细胞也对循环系统有重要维持作用,它们还直接参与营养、代谢、体温调节、皮下保水作用(地下水库,占体液量1/4,约1300ml)。皮肤每日蒸发和排汗500ml水分,将废物和毒素一起排泄,汗掖中常含有一定量的糖及电解质,电解质中以钾、纳、钙离子多见,这些汗液又是皮肤正常菌群的良好培养基。(4)免疫作用皮肤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引起机体过敏只有两条途径,一是口服,另一个是皮肤刺激,速发型皮肤定态反应试验如青霉素皮试,或迟缓型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如OT试验等就被用来测量机体免疫状况。皮肤还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如卡介苗接种等,以期建立自然免疫防御机制。此外,皮肤菌群中存在着许多过路菌群,其作为自然存在的非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普遍免疫力,若缺乏这种自然抗原,机体不是变得弱不禁风不堪一击,就是变成病秧子毫无生活质量可言。(5)自净作用皮肤菌群中常住菌丙酸杆菌和共生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分解皮脂形成游离脂肪酸,使皮肤表面处于偏酸性状态即酸性乳化脂膜,可以拮抗许多过路菌群的定植、生长和繁殖,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因此,皮肤微生物对皮肤自净起重要作用。(6)生物屏障作用有层次并且有序地定植在皮肤上的微生物群,尤如一层生物膜,不仅对机体裸露的表皮起了占位保护作用,而且直接影响定植抗力的建立(或形成),使外袭致病菌无法立足于机体的表面。皮肤的常住菌——即微生态系中优势种群使之形成和谐的微生态社会(微群落或微生态系),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相互稳定相互和谐的生物屏障,保护着机体的健康。四、开发功能性纺织品应注意微生态失调问题[3][12][13]1. 正常菌群与人的生命相伴人出生后3-4小时时间内是无菌的,很快的接触环境中微生物而开始定植和生长,一直到宿主死亡,即正常菌群与宿主相濡以抹,亲密无间地相随相伴。无论是低等动物还是高等动物,其生命痕迹中都有正常菌群的踪迹,这就是说宿主——一个生命个体来说,正常菌群是必不可少的生命的一部分。我们从与无菌动物的比较中发现,一个健康生命的发生、发育,包括免疫功能建立都离不开皮肤或粘膜上正常微生物群落的刺激,如无菌动物盲肠膨大而肠壁薄如纸,因为倡导缺少正常微生物群的刺激,肠系膜庞大,网状内皮无刺激而不能很好的发育,肠粘膜上皮细胞也缺少刺激而不能很好地发育再生,免疫系统也因为缺少微生物刺激而不能很好地发育。我们不需要生活在一个绝对无菌的洁净的生活环境中,如果在那样的环境中生活,一旦过度到普通环境,那么这个新生命就无法存活下去。如美国曾做过一个报告,他们曾在某妇产医院,产妇在高度清洁消毒的条件下分娩,结果出现了所谓“过度卫生分娩综合症”,即在这种严格无菌条件下新生儿推迟了与自然环境中取得正常微生物演替过程,后来还证明这些新生儿一旦暴露在普遍环境中,则极易发生感染疾病或出现消化不良综合症。事实上我们与环境中微生物和谐生活在一起,而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精彩。从我们的食品如面包、啤酒、酱油等都是环境中的微生物给我们带来丰厚的礼物。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正常微生物一起斩尽杀绝,最终受伤害的必然是人类本身。和谐地与正常微生物共处只会增进机体健康(提高定植抗力和免疫功能),也只会促进机体各类器官正常发育和成熟,甚至于达到抗感染、抗肿瘤、抗衰老三抗的绵绵生命状态之中。2. 微生态失调对人体的危害宿主的皮肤、环境和菌群之间处于不协调的、病理性反常状态,也即不平衡状态称为微生态失调。微生态失调首先是伤害宿主,进而引起脓疮疱、毛囊炎、疖肿、化脓性小疮疱、脓疱、囊肿等。由于皮肤菌群失调引起相应的皮肤病,可以说比比皆是,如异常性痤疮(acne vulgaris) AV是青春期一种常见的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面部有粉刺、脓疮、结节、囊肿等临床表现与损害,这是典型的微生态失调引起的炎症。青春期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脂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导管由于过多角蛋白、脂类物质阻塞。由于脂类物质不断分泌增加,微生物在毛囊中生长,由于脂类积累而形成脂栓并堵塞,此时形成粉刺而未发炎,当皮脂毛囊管完全堵塞,氧分下降到一定程度,丙酸杆菌处于这种营养丰富、氧分压低、Eh低环境中生长繁殖迅速。此外表皮葡萄球菌也属于兼性厌氧菌,在营养丰富状态下,其产生脂酶分解皮中甘油三脂形成游离脂肪酸,它与丙酸杆菌、表皮所分泌的蛋白分解酶和透明质酸酶引起毛囊壁破坏,毛囊内周的细胞浸润,从而导致发炎而形成痤疮,继发感染而形成脓疮,此病多发生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女青年。3. 应关注纺织品及日常生活用品中抗菌物质对人体皮肤微生态平衡的影响人们穿着的纺织品被一些人称为人体的第二层皮肤,其最重要的功能是保持并调节体温。除此之外,随着科学进步,通过染色或印花,使其具有了美学功能,一些具有抗菌、抗紫外线、辐射红外线、防水、防污、防静电、保暖等等功能性的纺织产品不断在市场中出现,这些产品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满足人们的个性化、差别化要求提供了方便。但应该指出,如果这些产品破坏了皮肤的微生态平衡,就不能认为是好产品,甚至可能是害人的产品。纺织品中涉及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在加工过程中还要加入染料、染整助剂以及其它功能性助剂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皮肤的微生态是否产生破坏,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需要系统研究的问题。尽管人们可以加入杀菌物质杀灭我们环境中微生物,但是人体所携带的正常微生物群90%以上对人体非但无害而且有益,这些正常菌群不仅参与了机体屏障保护人们自己,更主要的是还参与了消化、吸收、营代谢等过程,而且为发挥人体免疫功能刺激免疫系统使其成熟、分化,并发挥免疫功能效应。试想一个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尽管你穿着形形色色的抗菌织物,你仍然是十分危险的,因为一旦微生物入侵,你将处于无计可施的被动的局面,这是必然的。如何检测人们穿着的纺织品对皮肤的微生态平衡的影响,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科学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也是处于世界前沿的科技课题,国内的学者已经在作有益的探索,有的已确立相应的测试方法。本人认为,无论哪一种测试方法,有两个方面必须注意:第一,测试物对皮肤的原籍菌群应无影响,因为原籍菌群对保持皮肤的微生态平衡起作决定性作用;第二,测试物对皮肤的过路菌群可以有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可恢复的,不影响整个皮肤的微生态平衡。参考文献[1] 王光超. 皮肤病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2~16.[2] 徐宜厚编. 怎样保护皮肤和头发(第一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3~10.[3] 熊德鑫. 皮肤菌群的微生态学分析和展望[J].中国微生态学,1991,3(1):29~32.[4] 康白主编. 微生态学[M].大连:大连出版社,1988.235~239.[5] James J ,Age—related changes in the resident bacterial flora of the human face[J]. Invest Dermatol,1975, 65:379~391.[6] Buchanan R.E,Gibbons,N.E: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9Edi[M].The Williams & Wilkins Comp,vol2,1986.56~126[7] 熊德鑫. 现代微生态学[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12~115.[8] Motes LF,et al,Location of bacterial skin flora Br[J].Dermatol,1996, 81(suppl)17:23~26.[9] Noble WC,The skin mtcroflora and microbial skin Diseas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20~21.[10] 中村雅行等. 健康成人女子前额の表皮细菌丛にッソて—staphylococci四种の分布在中心に—[J].日皮会志,1986,96(2):103~107.[11] 中条知孝. 健康皮肤表在细菌丛の研究[J].日皮会志,1971,8(6):468~512.[12] 牛岛疆. ひとの颜面の痤疮中とその周边皮肤上の细菌丛の比较[J].医学と生物学,1981,102:121~123.[13] 岸下雅通. ひと皮肤常在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の细菌学的らびに生物学的意义[J].皮纪要,1978,73:11~12.

分享到:

::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抗菌产业网"

版权所有:北京云记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2008-2016 kj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8208号-1 技术支持: 五指互联